黄山区焦村镇探索“农业+”乡村振兴新路径-k8凯发ios

x

注册新用户

发送验证码
立即注册
x

修改密码

发送验证码
修改密码

黄山区焦村镇探索“农业+”乡村振兴新路径

2023年02月24日 15:54:07 来源:黄山新闻网

黄山新闻网讯(文 姚莉莉)近年来,黄山区焦村镇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总要求,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。汤家庄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,创新探索“农业+”模式,盘活闲置资源,推出精品旅游线路,大力发展旅游经济,充分激发“共建共享”活力,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因地制宜 探索乡村振兴“新路径”

“乡村振兴没有固定模式,每个村都有自身的实际情况。焦村镇必须因地制宜,走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路。”焦村镇党委书记的思路,赢得镇党委、政府班子成员的一致赞同。

汤家庄村位于黄山区焦村镇西北角,呈一字长蛇形,域内有秧溪河及章川汇合沿村两岸谷中而下,直入太平湖,乌章路穿村而过,水陆交通便利。

该村曾有连片种植茶叶的历史,但近年来人们外出打工,数百亩茶园抛荒。曾经位置优越、茶叶飘香之地,一度杂草丛生,变成了“闲置资产”,让人惋惜。

“不能让村民端着‘金饭碗’讨饭吃。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充分利用汤家庄村交通便利、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,打造农耕文化馆,发展农事体验、徒游古道、亲子研学等旅游项目11个,实施农旅结合、文旅结合,让途经此地的游客停下脚步,走进村里来体验、消费。”一系列举措迅速落实,转眼之间,旧貌换新颜,变化让人惊叹。

农业+旅游” 打造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

“我们通过村集体 企业 农户的方式,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,以强村公司为主体,与农户签订闲置房屋代管代修协议,利用专项资金修整改造,出租予企业、旅居游客。”汤家庄村党总支书记焦贵宝说。目前盘活改造闲置农房11栋、对外出租8栋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9.5万元,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务工收入500余万元,助销本地农产品年均110万元以上,实现“家门口就业、农户乐增收”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近几年,汤家庄村抓住焦村镇全力发展旅游的契机,结合2016年度省级美丽乡村项目打造,对村内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,依托秧溪河水资源优势,投放鱼苗2万斤,发展水产养殖、打造休闲垂钓中心,将“绿水”变资金“活水”。目前村内还引进了两家民宿企业,黄山颐居投资有限公司和云华栖。

流转农房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、还带来了丰厚收入。更重要的是,该村借助地理优势、抓住了发展机遇,将山区变景区,土产变特产……通过不断挖掘自身资源,走出一条“农业+旅游”乡村振兴之路。

农业+文创” 注入乡村振兴“新灵魂”

“赋予大礼堂文化新内涵,增加农村文化新活力。”汤家庄村党总支书记焦贵宝指着一座焕然一新的房屋说。这是村里的老礼堂,通过修缮,与村庄发展规划融为一体,和竹编老工匠完美交融,成为一个饱含历史的文化景区。

汤家庄村不仅盘活了闲置农房,还盘活集体闲置茶厂、老学校等,改建乡村大舞台,新建面包房、美术馆、陶艺馆等4处“学娱融合”场所,开办烘焙、茶叶摘采、竹制品编制等课程,举办“万家灯火·中秋奇妙夜”、迎新年晚会等传统节日庆典,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,一系列文化产品犹如一阵文明清风扑面而来,潜移默化地传递民风民俗、道德准则、法律法规、科学知识、乡村振兴等内容。

在乡村振兴推进的步伐中,黄山区焦村镇党委、政府及村“两委”干部积极投身到产业发展工作中。从谋划发展思路到付诸实践行动,真正做到干部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更加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信心和期盼,提升了群众的参与感和幸福指数,绿色、和谐、幸福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
编辑:陈莹

网站地图